在現代生活中,保持食物的新鮮度是我們追求健康生活方式所必不可少的一環。然而,食物往往在接觸空氣後迅速腐敗,徹底破壞了它們原有的口感和營養價值。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技專家開發出了一種稱為真空包裝機的裝置,這個革命性的工具能夠將食物封存於真空狀態中,有效地延長食物的保鮮期和食物的品質。
真空包裝機是一種使用特殊技術將食物完全隔絕於外部空氣之中的設備。通過將食物放入密封袋中,再使用真空機將袋中的空氣抽盡,最後密封包裝,達到防潮、防氧化、防霉等目的。這樣的封裝方式有效地阻止了細菌和其他有害物質進入食物,從而大大延長了食物的保存時間。
真空包裝機廣泛應用於家庭和商業烹飪領域。無論是為了存放新鮮的蔬果、肉類、海鮮還是其他食材,真空包裝機都能確保它們的新鮮度和滋味。同時,商業廚房和餐飲業也大量使用真空包裝機,不僅能將食物保存更長時間,還能更有效地確保食品的衛生安全。
除了保鮮之外,真空包裝機還提供了其他多種優點。首先,它能夠保持食物的天然風味。由於真空環境中沒有空氣接觸食物,所以味道和口感保持得更加原始。其次,真空包裝機還能夠減少食物浪費。我們經常遇到買回來的食物因為沒有吃完而變質,這樣的浪費不僅對環境不利,也對我們的錢包造成了損失。有了真空包裝機,我們就能有效地保存食物,減少浪費。
然而,對於真空包裝機的選擇和使用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選擇一款具有良好封裝效果的真空包裝機是至關重要的。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品牌和型號,消費者應該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做出選擇。另外,當使用真空包裝機時,要確保袋子完全密封,以防食物受到附近不良環境的影響。同時,在食物保存的過程中,也需要注意將食物保存在適當的溫度和濕度下,以確保最佳的保存效果。
總而言之,真空包裝機是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它能夠有效地保持食物的新鮮度和品質,同時減少食物的浪費。我們應該善用這個寶貴的工具,為我們的健康和環境出一份力。
" ] } }
- 即時新聞
- 蕃旅遊
- 地球圖輯隊
- 輕觀光
- Google新聞
興大「窘境與人生」通識課 全盲師帶領學生感觸感染視障
(中心社訊息辦事20231214 11:12:52)戴上眼罩,面前一片黑,同學侷促不安地緊握著另位同窗的手,邁出程序。中興大學「窘境與人生」通識課程,由全臺首位後天失明全盲女博士賴淑蘭講課,課程中專程計劃視覺障礙體驗,40位學生兩人一組,睜開2個小時的視障體驗,每位同學須經5道關卡,從中體會視障者在外出行走、商鋪購物、社交溝通等平常生涯中,會遭遇到的堅苦與不便。
現年68歲的賴淑蘭教員,26歲時診斷出罹患視網膜色素變性,46歲時損失視力,成為重度視障者。失明後隔年,她在無加分的情形下,考入高大軍範大學特殊教育系研究所,51歲考上中正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博士班,57歲獲得博士學位。同年,最先至興大通識中心開設「生命教育」課程,至今11年,每年皆獲很多學生的回饋與必定。
最近幾年賴淑蘭先生開設「窘境與人生」課程,指導學生反思社會可若何對待身心障礙者,並給予參與社會的機會,以及思慮身心障礙者的人權、教育及心理社會順應等問題,並藉由體驗運動,指導學生擴大生命的視野。
賴淑蘭老師以「生命影響生命」的立場教導學生,希望架起明盲之間的溝通橋樑。她暗示,體驗流動能讓同窗有機遇認識落空視覺後,各類感官知覺的轉變,同時在心理安全感、溝通能力、賞識能力、人格等面向,也將隨之損失或下降。許多常人輕而易舉能做到的事,對於視障者而言,需要更多的進修與順應,但願透過這樣的體驗,讓同窗們愛護保重所具有的,同時珍惜眼睛。
真空機 介入的學生透露表現,「戴上眼罩後比想像中還要恐怖,因為什麼都看不到,很怕走路會摔倒、怕會撞到東西。」之前她從來沒有想過視障者的感觸感染,經過這次的體驗,有助於她體味視障者的堅苦,同時加倍正視身心障礙者的權益。真空袋
體驗的大平生說:「只有短暫體驗感覺還好,但假如實際生涯中天天都如許,就會覺得很困擾。走路一直走不直,用手機攝影跟傳訊很難題,買器械也不知道有什麼。」選修這門課,最大的收獲就是體味身心障礙者若何降服環境及心理上的障礙,從頭找到生命的意義及價值。
文章出自: https://n.yam.com/Article/20231214548664